证候的自然哲学特征

时间
2008-12-09

中国中医药报

中医把病人在一定时域内呈现的一组症状体征的病象概括为证候。“证候”一词,最早见于晋代王叔和《脉经序》:“百病根源,各以类例相从;声色证候,靡不赅备。”近年有学者考虑到证候和疾病之“病”有个相对的关系,常常将证候省略为“证”。因“证”字多义,又因“候”字有外候和时间概念,加之“证候”一词已经成为历代所习用的名词,把“证候”简化为“证”并非所宜。

中医最早以某一症状或体征为疾病的概念单元而名病。如甲骨文中之疾首、疾身、蛊、龋、瘛,以及《五十二病方》中的疥、疣、痔、嗌痛、痈、疽、肿,这是本体论疾病观的体现,认为疾病是一种独立于人体而存在的实体加之于人,如蛊和龋都是“虫”侵之于人,疾病也是受邪、中风等。此观念直至现在还保留在问病的语言中,人们常问:“你得了什么病?”回答者也答曰:“得了某种病”。

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之后,人们发现,在患病时某些症状、体征和脉色可同时发生,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言:“有病温者,汗出辄复热,而脉躁疾不为汗衰,狂言不能食”,此病,名为阴阳交;《素问·咳论》还记载有三焦咳,乃是:“久咳不已,三焦受之,三焦咳状,咳而腹满,不欲食饮,此皆聚于胃,关于肺,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。”在认识到疾病是症状、体征的群体特征的同时,又常运用中医理论乃至借助当时流行的哲学范畴和哲学理论(如气论、四时观念、易学理论、阴阳五行等)来概括或解释这一群症状体征的特点,就形成了证候。例如肝阳上亢证、肾水凌心证等等。证候除有症状、体征“群”的特征外,用医学理论阐释各种症状、体征之间的关系,对疾病的发生、发展和转归,也常援用一定的类比和哲学体系来解释和说明。证候以此体现了自然哲学的疾病观。

以《周易》为基础的易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骨干,其中的象数易学又是重要内容之一,汉代人处处言“象”,象的理论和思维方式也向医学渗透,形成了藏象学说,在《内经》中,藏象是象,经络是象,诸症状、体征也是象。由此可说证候是象。从《内经》到《伤寒论》,到《脉经·序》中提出“证候”一词直到现在,可以说,证候即病象。

远古的先民曾有以大象为图腾者,继之以形于外的事物为象,如气象、星象,此属所见之现象。在《周易》又用象(还有数)来表达思想。把现象发展为“意象”和“法象”,其“立象以尽意”是意象;取法于现象或意象的“象也者,像此者也”是为法象。中医学的证候,是医生在诊病之时所阐述的病象。其中包括现象、意象和法象。现象是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;意象则是医生对某些症状、体征的判断,例如脉象,是经过医生切脉感受判断之后的表达;而法象则是对某种症状、体征或整个证候取法比拟的概括。例如《伤寒论》中“太阳之为病,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”,其“头项强痛而恶寒”大抵是现象,“脉浮”是意象,“太阳之为病”则是法象。故从中国传统哲学的“象”理论分析,证候是病象,是现象、意象与法象的综合。

证候既言证言候,即包含时间因素。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,因而重视时间,中医认识到自然节律和时间的不可逆性,《内经》两次提到“神转不回,回则不转”,古人也云:“濯足长流,抽足再入,已非前水”,对证候的认识结合以症状、体征随时间而演变的观念,在医生的思维方式上,就形成了辨证论治。与此同时,把连续发生的一些证候概括起来,就认识了一些病。正是如此,在王叔和命名“证候”不久,魏晋南北朝的医家们命名和发现了一些病,其中疟疾、脚气病、中暍、痛风等病名沿用至今,并为后来传入的西医所接受。